一、必要性:
对于热水锅炉和供暖锅炉系统,在使用和供暖结束后,普遍存在如何停炉放置的问题。锅炉停用后,外界空气就会大量进入锅炉水系统内,此时锅炉虽已放水,但在锅炉金属表面上总是附着一层水膜,空气中的氧便溶解在此水膜中,以致达到饱和状态,所以很容易引起溶解氧的腐蚀,其腐蚀速度一般要比运行期间快得多。如果锅炉金属表面上有能溶于水膜的盐垢时,则腐蚀性更强烈。有些单位在不使用或者过了采暖期,就把系统中的水放掉,又不及时维修,这样势必造成系统氧腐蚀及铁垢下腐蚀。一个夏季的腐蚀量往往超过几年累计的运行状态的腐蚀量,而极易造成管道节处冒泡滴漏,甚至爆破,加大维修量,使运行管理造成恶性循环。
实践证明,锅炉产生严重腐蚀的大多是停炉期间形成,而在运行中加剧。因此,在停炉期间采用适当的保护方法,对防止锅炉腐蚀,确保安全运行、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,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二、锅炉停炉保护方法的选择
以上介绍了一些停炉保护的方法。选用哪一种方法,应根据锅炉结构、停用时间、各种方法的效果和应用条件来选择。
1、停炉三个月以上应采用干法。
2、停炉1—3个月可采用湿法。
3、锅炉停止运行后,间断运行或停用时间在一周以内的锅炉,或能在24小时以内启动时,可采用保压法。
4、因检修锅炉而停止运行时,可采用烘干法。如不需放水时,可采用保持压力法。检修后的锅炉,如不能及时投入运行,则应根据使用时间长短采用相应保护措施。
5、采用湿法保护时,锅炉房内温度最 好保持在10℃以上,不能低于0℃,以免冻坏设备。